英国也开始积极效仿特朗普的做法,致力于将制造业带回国。其策略的核心也同样是以“来自中国的威胁”为借口,推动高端产业的回归。不过,英国的选择略显不同,转而大力
英国也开始积极效仿特朗普的做法,致力于将制造业带回国。其策略的核心也同样是以“来自中国的威胁”为借口,推动高端产业的回归。不过,英国的选择略显不同,转而大力发展核动力潜艇。实际上,英国在战略上并未拥有真正的自主性,其国防政策始终是听从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。
在今年的2月14日,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指出,欧洲国家需要迅速恢复自身的防务能力,而英国正是他所批评的三个欧洲国家之一。这一背景为英国近期大力扩军的举动提供了重要的理由。根据新版的英国国防战略,计划建造12艘新型核动力潜艇,这一目标显得颇具雄心。然而,面对如此庞大的预算,英国不妨先考虑一下自身的财力状况。毕竟,资金不足会使得再大的抱负也难以实现。根据美国核潜艇的造价估算,各艘潜艇的费用至少需要20亿美元,12艘的总成本将达到240亿,而英国的GDP仅为3万亿多,即便到2027年国防开支增长至3%,也不足100亿。这样一来,仅建造潜艇所需的资金便可能占去四分之一的军费预算。
此外,在这项计划中,英国还需要维持两个航母编队,以及大量采购F-35战斗机,这又增添了巨额的开支。这些资金究竟从何而来?显而易见,这种计划更像是一幅宏伟蓝图,而非简单的军事扩张,更深层的目的在于通过未来投资150亿来实现更大经济利益,这才是它真正吸引人的部分。
新战略计划中提及的150亿以上的国防投资,其目标显然并不只是为了制造潜艇,而是想要新增40万个高端就业岗位,进而推动未来十年内的就业人数翻倍。而这些岗位的性质并非普通的体力劳动,而是需要专业技能的高级技工职位。实际上,这可以理解为英国推进制造业回归的一个新版本。